“五四”青年节前夕,读到由周榕芳先生总策划、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王东林教授的新作《狂飙突进——五四运动风云录》,细细品味着每一个篇章,从序篇到后记,深感该书洋溢浓郁的时代气息,反映了史学界最新倡导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历史研究不应该仅仅是走过去经院式的的道路,而应该发挥历史科学的社会功能,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加强普及宣传工作,化学术成果为时代与社会的精神力量,这是历史学科价值的重要体现,也展现出史学发展的光明前途。可见,编写历史通俗读物已经成为史学界高层和权威人士的观点,是当今史学界新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事实上,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批通俗历史读物,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作品却不能尽如人意,或由于编著者非历史科班出身把握不住历史史实而出现错误,或由于编著者习惯于学术论著风格式的编纂,写出来的东西缺乏语言感染力。
《狂飙突进——五四运动风云录》一书应该说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王东林教授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具有扎实的史学功底,同时他还爱好文学,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此前就与周榕芳等出版界人士合作出版过数部深受读者欢迎的通俗性历史读物并多次获奖。这一切为他成功写作这部著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部优秀的通俗历史读物,《狂飙突进——五四运动风云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史料确凿、翔实,且有新内容的发掘和补充。该书在参考了有关五四运动专著、报刊、资料等2000多万字的基础上写成,准确把握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具体过程和发展结果的基本史实,并且发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史料,吸纳了五四运动史研究的一些新成果,忠实地再现了作为中国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分水岭的五四运动的历史全貌。从史学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严谨性角度来审视,该书是一部完全可以信赖的史学著作。
第二,在写作手法上,改变了过去史学著作以叙述、议论为主的传统写作模式,较多地采用描写、抒情的方法,把一桩桩历史事件演绎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把一番番严肃的话题转化成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抒发出来,去感染读者。在介绍一些历史背景时,大胆使用文学手法。如为说明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作者借用了鲁迅小说《阿Q正传》里的“未庄”作为中国社会的缩影。文学手法的恰当运用,增添了该书的艺术效果。
第三,在布局谋篇上独具匠心。全书以序篇“从五四青年节说起”开篇,分成多难的中国、春潮初涌、新世纪的黎明、古都在怒吼、沸腾的黄浦江、星火燎原、正义终于胜利、从“五四”走向“七一”等八个专题。将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结果层层递进,连成一气。在每一专题前还附有一篇序论,以优美简洁的语言概述本篇内容,起到导读作用。在作者的精心设计下,早为人熟知的五四运动如史诗一般展现在人们面前。
总之,《狂飙突进——五四运动风云录》是一部反映史学界最新倡导的研究发展方向,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历史读物,是一部向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教材。她有效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功能,我们期待着有更多更好类似的读物出现。